有报道称,拜登政府计划宣布为年收入低于 15 万美元的借款人取消 1 万美元的学生债务。 这引起了通常的胡说八道,声称学生贷款减免是“倒退的”,对那些已经偿还贷款的人不公平,等等。

一个更好的反对意见是,贷款减免不应经过经济状况调查或上限为 10,000 美元。 我们应该停止为了获得教育的权利而动摇人们,无论他们是现在上大学还是过去几十年毕业(或辍学)。 全部 应该取消学生债务——每一分钱——因为“学生债务”是一个怪诞的概念。 从学前班到研究生院,教育应该是免费的。

当米奇·丹尼尔斯受邀在 CNBC 上讨论有关拜登考虑取消 10,000 美元的报道时,丹尼尔斯抨击这是一个“非常倒退的建议”,因为“71% 的钱流向了收入分配的上半部分”。 他声称,这是“对那些不需要它并自由承担这些义务的人的“赠品”,也是“对所有偿还债务的数百万人的不公平”。

“赠品”表明政府将向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削减 10,000 美元的支票。 实际上,债务取消——无论是像拜登计划那样部分、吝啬和经过经济状况测试,还是像这里的每个人一样全面宽恕 雅各宾 会提倡——不包括交钱。 这只是一个问题 不再追捕借款人。 许多借款人不知道他们是否或何时能够偿还贷款,这意味着教育部不知道他们是否或何时能拿到这笔钱。 因此,取消学生债务并不意味着转移现有资源; 这意味着简单地放弃这件事。

听到所有人提出“倒退”问题的米奇丹尼尔斯也有点丰富。 作为乔治·W·布什的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他帮助制定了 2001 年和 2003 年的减税措施,这对非常富有的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整整 38% 的储蓄流向了收入最高的 1% 的人。 如果这在 CNBC 采访中出现,那就太好了。

撇开像丹尼尔斯这样明显的伪君子不谈,我们如何回答任何人 真的 担心学生债务减免不成比例地使高收入者受益,因为他们想要一个更公平的社会,因此他们不想支持任何会略微增加收入不平等的政策? 显而易见的答案是将完全免除学生债务的每一分钱与取消公立学院和大学的学费相结合,并支付 通过对富人征税。

任何这样的税收都会从收入分配的上端榨取更多的钱,而不是政府通过简单地继续打击大学毕业生(和大学辍学生)偿还学生贷款所得到的钱。 更好的是,它将保证 每个人 来自该分布的上端的人支付的费用更高,而下端的人在此过程中没有人下沉得更低。 因此,这将是实现更大公平目标的更好方法——当然,假设任何担心学生债务减免会“倒退”的人皱起眉头,实际上都关心这个目标。

在 2022 年建立全民医疗保险,从而消除未来的保费、共付额和免赔额,对于过去不得不担心如何支付这些保费、共付额和免赔额的每个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吗? 2021年从阿富汗撤军对过去二十年在阿富汗阵亡的所有士兵不公平吗? 这种推理可以用来反对 任何 朝着更公正社会的方向迈出一步。

这是与学生贷款情况更直接的类比:

一伙犯罪分子要求某个城镇的每个店主向他们支付 100,000 美元的终生“保护”费。 腐败的地方当局被贿赂以另眼相看。 一些店主设法付清了全部 100,000 美元。 其他人会在几个月内付款,而在其他几个月内错过最后期限,而歹徒会在债务上增加更多的钱来惩罚他们错过的付款。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十年。

A less corrupt municipal government is elected and they’re finally ready to crack down on the gang and put an end to the protection racket. 以不再从刚开业的店主那里提取保护费对多年前还清了整件事情的老年人“不公平”为由反对是否合理?

当然不是。 任何了解保护球拍并开设新店的人是否“自由承担”义务也无关紧要。 或者一些店主赚了很多钱,迟早会付清全部 100,000 美元。

这些都不相关的原因是债务是非法的,句号,因为歹徒对“保护”费的要求首先是非法的。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学生贷款。

认为学生贷款减免“不公平”的人经常指出,很多人一开始就没有上过大学,正是因为他们不想负债。 确实如此。 同样令人讨厌的事实是,许多有资格获得经济援助的人都被不得不与往往迷宫般的财政援助官僚机构打交道的前景所吓倒。 我们不仅应该免除学生的债务,还应该取消大学学费,以结束这种不公正的现象,这种不公正的负担落在了工人阶级身上。

追求自己的教育的能力是一项基本权利——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对高中生来说同样如此。 作为一个只能活一次的人,您应该可以选择在成年后的头几年培养自己的思想并探索不同的兴趣,着眼于您想如何度过余生。 富有的政治黑客假装担心免除学生债务是“倒退的”或“不公平的”,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的 孩子们会有这个选择,如果他们选择了,就不会受到终身经济上的惩罚。 当然,一个最低限度的体面社会将保证绝对每个人都一样。



Source: jacobin.com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