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的一名公务员胡明丹以自己找到了一份被称为“铁饭碗”的工作而自豪——那种你不用担心被裁员或追工资的工作。
直到去年年底,在当地政府担任会计 10 多年的胡某,第一次拖欠了三个月的薪水。
在江西省南昌市生活和工作的胡告诉半岛电视台:“我的许多同事的工资都被拖延了,这很难,因为我们要养家糊口。”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胡的拖欠工资是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更深层次问题的征兆。
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资金短缺的省级和地方政府正在拍卖公立学校,削减与私人承包商的合同,并削减养老金。
尽管中国 2023 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 4% 好于预期,但许多地方当局深陷债务泥潭,对中国从 COVID-19 和近三年的艰难大流行遏制中复苏构成挑战。
上个月,位于中国西南部山区的中国最贫困省份之一的贵州呼吁北京提供可能的救助以避免债务违约。
省政府下属的研究中心发展研究中心表示,贵州的债务水平已成为“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并且变得“异常难以”清偿。
贵州省政府没有回应半岛电视台的置评请求。
贵州并不孤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除上海市外,中国31个省市均出现财政赤字。
分析师表示,“零新冠”相关政策的过度支出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政府依靠快速的 GDP 增长和飙升的土地价格来偿还债务,”驻上海的经济学家、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专家程觉禄告诉半岛电视台。 “然而,大流行病和房地产市场形势颠覆了这些假设。”
中国的“零 Covid”战略几乎不惜一切代价优先消灭冠状病毒病例,这给地方当局的财政带来了严重压力。
许多中国城市仍然感受到封锁、大规模 PCR 检测和集中隔离的成本,这除了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外,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广东、浙江和北京这三个中国最大的经济强国去年在疫情控制上的总支出超过 1400 亿元人民币(200 亿美元)。
除了这笔支出之外,政府金库还被剥夺了因封锁和其他流行病遏制措施而中断的企业的收入。

根据该省 2023 年的预算报告,在中国南部沿海的热门度假岛屿海南,大流行的遏制措施直接导致 2022 年政府收入减少 9.6%。
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中国内爆的房地产市场加剧了财政状况。
尽管北京放松了控制房地产开发商对债务依赖的措施,这导致市场陷入低迷,但开发商和消费者的信心仍然低迷。
长期以来,土地出让收入一直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在过去一年里大幅下滑,导致全国各地的摩天大楼都未完工。
总而言之,根据 2023 年的预算计划,中国 31 个省份中有 22 个在 2022 年收入下降。
面对财政压力,许多地方政府削减开支,在某些情况下削减养老金、延迟发薪和减少合同工。
2 月,武汉和大连的退休人员走上街头抗议削减作为中国医疗保险体系一部分的每月津贴。

北京已经注意到并宣布了旨在支持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措施。 3 月,前总理李克强宣布,中国将预算赤字目标从 2022 年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 3.2% 提高至 3.8%,以向经济提供额外的财政刺激。
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一些分析人士仍对地方政府管理债务问题和支持经济在新冠疫情后复苏的能力持怀疑态度。
“中国政府控制局势的能力仍然值得怀疑,”程说。 “债务问题多年来一直在加剧,虽然政府的措施可能会提供一些暂时的缓解,但它们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源。”
对于胡和许多其他中国公民来说,延迟支付工资和经济不确定性一直在清醒地提醒人们,中国在寻求驾驭大流行后复苏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我从没想过我会经历这样的事情,”胡说。 “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段艰难的时期。”
Source: https://www.aljazeera.com/economy/2023/5/11/chinas-cash-strapped-local-governments-cant-pay-workers-on-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