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区域变暗:持续的动作反应螺旋?

自 COVID-19 大流行开始以来,中国对主权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加上其不断增强的军事和准军事能力以及对风险的更大承受能力,可能导致中国在有争议的海洋空间中挑起的事件数量增加南中国海。 中国与其他声索国之间的行动-反应螺旋从去年一直持续到 2022 年,使灰色地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黑暗。

2021 年 3 月,菲律宾报告称,数百艘中国渔船(其中一些被认为属于中国的海上民兵)在南海有争议的南沙群岛上涌入圣灵群岛。 4月,随着圣灵群岛紧张对峙的持续,据报道,一名菲律宾新闻工作人员在巴拉望岛有争议的海域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两艘快速攻击艇追赶,这是中国海军资产首次被部署直接对抗来自另一个声索国的民用船只。 对中国行为的高度担忧促使马尼拉取消了终止美菲访问部队协议的进程,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早些时候曾承诺废除该协议。

但螺旋并未就此停止。 11 月,三艘中国海警船在前往仁爱礁的菲律宾补给船上拦截并使用高压水炮,菲律宾在 1999 年通过故意搁浅一艘海军舰艇占领该礁,此后驻扎了少量军事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事件发生在2022年菲律宾总统大选候选人敲定前夕。 去年 12 月,菲律宾与印度签署了一项购买短程反舰巡航导弹系统 BrahMos 的协议,这是马尼拉设想的不对称、以拒止为导向的防御战略的一部分,以应对中国在南海的灰色地带活动. 据报道,2022 年 4 月,两艘前往仁爱礁的菲律宾补给船被中国海警和海上民兵船只使用渔网和浮标拦截。 补给是在中国舰艇的密切监视下完成的。

在黑暗的灰色地带,菲律宾并不是唯一一个加强对中国立场的声索国。 越南加入菲律宾的行列,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反对中国渔船在圣灵群岛的存在。 2021 年 6 月,传统上倾向于低调与中国发生争端的声索国马来西亚在发现 16 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机飞越其婆罗洲海岸有争议的水域后紧急出动战斗机,并召见中国大使提出外交抗议——中马关系中罕见的强烈反应。

声誉成本和威慑:北京还关心形象吗?

中国显然已经从其传统的反应性自信模式转变,变得不那么不愿意在海上引发事件了。 与此同时,北京似乎总体上避免升级最近的事件。 与贝尼尼奥·阿基诺时代不同,当中菲双边关系跌入谷底,北京以经济制裁、冻结大部分双边外交往来、控制争议地物等方式任意胁迫马尼拉时,北京似乎一直在回避在最近的事件中对马尼拉采取惩罚措施。

有人可能会猜测,美国对印太地区的态度更加强硬,在拜登政府下对多边主义的承诺更加坚定,导致中国决策者重新考虑。 但北京对其他被视为侵犯中国主权的各方采取惩罚性措施的倾向在过去一年中仍未减弱,对台湾和立陶宛实施的经济制裁就是明证。

相反,正如我在其他地方所说,中国在处理南海争端引发的事件时,通常会权衡升级的潜在成本和缓和局势的成本。 中国与涉及特定事件的敌对声索方之间强有力的双边关系可能会增加北京选择升级的机会成本。

杜特尔特领导下的中菲关系改善可以说为中国的降级提供了动力,尽管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完全消除这种挑衅。 在圣灵群岛对峙期间,作为国际公共宣传活动的一部分,马尼拉发布了中国舰队的照片和视频。 由于尴尬和外交紧张局势迫使北京注意到这一事件,这场长达一个月的对峙以中国渔船离开该地区而结束。 这与 2012 年斯卡伯勒浅滩对峙期间发生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中国以马尼拉决定公布被拘留的中国渔民照片为理由对菲律宾使用胁迫进行辩解。

在 2021 年 11 月的仁爱礁事件中,北京很快调整了姿态和言辞,允许菲律宾进行补给,理由是“人道主义考虑”。 考虑到北京在台湾、香港和新疆等其他关键问题上对西方的坚定立场,将中国行为的转变主要归因于美国和欧盟的强烈反对可能有点言过其实。 但考虑到菲律宾总统大选(2022 年 5 月举行),北京显然认为有必要避免加强下一届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从而促使迅速决定缓和局势。 今年 1 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中国驻马尼拉大使馆举行的虚拟论坛上发表讲话,承诺中国不会利用自己的实力在南海问题上欺负小邻国,并敦促菲律宾继续杜特尔特对中国的友好态度。政策。 After the Second Thomas Shoal episode in April 2022, in a phone call between Chinese leader Xi Jinping and Philippine President-elect Ferdinand Marcos Jr. in mid-May, Xi reiterated Beijing’s desire to maintain the positive bilateral ties with Manila built during Duterte’s tenure.

与此同时,面对马来西亚对空中入侵事件的真实而强烈的反击,北京似乎试图修补与吉隆坡的关系,并在撰写本文时在某种程度上调整了其在马来西亚沿海的活动,而不是暂停。 中国大使馆和中国外交部表示,此次飞行是例行训练的一部分,并不针对任何国家,呼吁双方“继续进行双边友好磋商”。 在 2022 年上半年,中国似乎已经减少了在马来西亚声称拥有主权的水域的活动,吉隆坡明确指出没有中国的重大入侵。

关于越南,河内在 2014 年 Haiyang Shiyou 2019年981钻井事件再起 Haiyang Dizhi 8 突然爆发,它正在考虑仲裁。 尽管中国分析人士公开讨论了如果越南提起仲裁,中国可能会采取的反措施,但对中国提起另一项仲裁的前景以及中国可能付出的高昂国际声誉成本似乎促成了北京在这两起案件中避免进一步升级的决定。 此外,为了回应河内在圣灵群岛对峙期间的强硬声明,北京仅通过其驻河内大使馆发表了一份简短声明,重申了其立场,没有明确提及任何国家的名字,暗示中国并没有寻求与越南就僵局的外交升级。

展望未来:声誉威慑战略

自全球大流行爆发以来,中国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一直在发生范式转变,这体现在北京的战狼外交以及在过去几年中越来越倾向于在海上挑起事件。 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的愿望没有改变——它不仅要变得强大和富有,而且要变得有影响力和有影响力。 受人尊敬 正如我在布鲁金斯学院的同事瑞安·哈斯所说,在世界舞台上。 鉴于北京仍担心会损害其不好战的声誉并在其周边建立制衡联盟,其较小的邻国将继续发挥重要的外交和地缘政治影响力,如果利用得当,可能会促使北京限制其灰色地带活动在海上。

对于声索国来说,它们需要在通过发展不对称的、以拒止为导向的防御能力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灰色地带活动和与北京保持总体稳定、积极的双边关系之间走好一条路。 这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北京的潜在升级成本来帮助稳定南海。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鉴于乌克兰战争,印度与俄罗斯联合生产的布拉莫斯导弹的交付可能会受到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威胁。 这将使菲律宾不得不选择观望或考虑主办 美国海上打击导弹. 马尼拉需要清楚地与北京沟通,保持其灰色地带压力并最终迫使马尼拉接收美国导弹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对于该地区的其他参与者,尤其是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正如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样,利用其与北京独特的规范和集体谈判能力的协调、积极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增加声誉威慑力对抗中国的灰色地带压力。

对于华盛顿而言,在实施其印太战略时,它需要超越对大国的单一关注,并赋予该地区较小的利益相关者权力,以增强后者对北京的抵御能力,而不是迫使他们选择阵营。 北京对南中国海的成本效益计算既取决于美国的广泛战略,也取决于周边较小的利益相关者的反应和 能够 回应中国的行为。 忽视这一点并严重依赖以安全为中心的小多边组织可能会因边缘化东盟而适得其反,从而削弱该组织对北京的独特影响力。



Source: www.brookings.edu



Leave a Reply